“王畜禽”“猪肝舌”“孙银沙”“石膏手”……这些肮脏的字眼,竟然来自厦门大学一本鲜红的奖学金证书拥有者! 7月底,一张张聊天记录截图在社交平台疯狂传播。 网名“向阳花”的用户在朋友圈、小红书多个平台用不堪入目的词语辱骂王楚钦、孙颖莎两位国乒运动员,甚至牵连到他们的家人。
眼尖的网友顺着线索扒出,“向阳花”的真身是厦门大学外文学院2023级日语专业的陈某。 这个挂着校乒乓球协会宣传部部长头衔的学霸,刚刚还代表学校领取了一等奖学金,英语专八证书摆满了书架。 讽刺的是,他另一重身份是乒超联赛厦门站的志愿者。 志愿活动结束后,因报酬纠纷,陈某把怒气撒在运动员身上。 工作群里他骂工作人员“狗屎”,朋友圈里则火力全开攻击运动员,连发九条侮辱内容。
更令人咋舌的是陈某个人的网络用语习惯。 他把王楚钦称作“王畜禽”,造谣孙颖莎“发球作弊”,用“石膏手”贬低她的技术,甚至详细描述“舌头像切开的猪肝色”这类人身攻击。 有网友截获他在私人群里的嚣张发言:“发朋友圈怎么了? 我老师也有喜欢的运动员! ”当有人提醒这样太极端,陈某直接回怼:“极端粉丝? 她们自己都没出来说我! ”
事情发酵后,陈某删光了所有辱骂内容,连夜写了封道歉信。 但字里行间满是委屈:“我因维权情绪激动发表了不当言论……”这封所谓道歉信被质疑是舆论压力下的应急产物。 他的朋友们也透露:“他根本没认识到错误,只觉得被网暴很委屈。 ”事实上,直到有人直接捅到厦门大学学生处,陈某才慌了神。
厦门大学外文学院的通报终于来了。 7月30日,盖着红章的官方通告称已启动调查程序,“将依规依纪严肃处理”。 但网友扒出的另一个真相更让人后怕:饭圈已形成专业黑产链条。 有人爆料现在接单黑运动员能赚钱,一条辱骂文案2元起,组织者甚至提供“话术培训”。 全红婵粉丝网暴裁判、林孝埈被恶意举报等事件频发,体育圈正在被饭圈手段侵蚀。
公众舆论对陈某的批判集中在三重撕裂上。 一方面,这个国家二级乒乓球运动员自诩“科粉”(技术粉),却用最下流的方式攻击现役国手,暴露了运动精神的沦丧。 另一方面,奖学金得主、学生干部的多重光环,与他满口生殖器词汇的强烈反差,撕破了高校德育的遮羞布。 最讽刺的是,入学时他亲笔签字的《诚信承诺书》还在档案里躺着,上面白纸黑字写着“弘扬高尚品行”。
眼下所有人都在等厦大的处理结果。 根据《厦门大学学生纪律处分实施细则》第十三条,“在网络上发布不当言论造成严重影响”可予以开除学籍处分。 去年该校曾因抄袭事件取消过学位证书。 但陈某的朋友圈边界引发新争议——私人社交平台的言论是否该被学校管? 支持严惩的网友直言:“这是侮辱国家运动员,不是私人吐槽! ”但法律界声音认为,除非构成刑事犯罪,高校介入私人言论的尺度仍存争议。
网友还发现陈某个人的“双面人”细节。 他曾在社团招新时对新生说:“打乒乓球最要紧是尊重对手。 ”而他在朋友圈骂孙颖莎时用的词却是“靠石膏手拿金牌的怪物”。 有学生向校媒提供线索:陈某刚评上优秀学生干部,参选材料里赫然写着“德才兼备”。
更令人警醒的是饭圈化的操作手法。 爆料者提供的截图中,名为“乒乓球话题组”的群内明码标价:“黑王楚钦文案10元/条,带家人攻击+3元”。 类似产业链已蔓延到多个体育项目。 2023年世乒赛期间,王曼昱曾收到死亡威胁信;2024年跳水世界杯,全红婵粉丝因分数争议集体举报裁判微博。 这些事件的背后,都有职业黑粉推手的影子。
当厦大校纪委介入调查时,陈某删除了所有社交账号。 但他留在搜索引擎快照里的帖子还在传播:一篇日语学习经验贴挂在校园公众号,收获上千点赞;同一时间点的小红书,他却用“下三滥发球伎俩”形容孙颖莎的技术。 这种分裂性折射出更深的隐患——我们培养的高材生,正在把脑力转化成更精致的戾气。
厦门大学凌云宿舍区的公告栏前挤满了人。 校方新贴的《关于加强网络行为规范的通知》被拍下传到网上,其中特别强调:“不得利用网络侮辱为国争光者。 ”而三米外的光荣榜上,陈某的证件照仍在优秀学生栏里微笑着。 那张照片的拍摄日期显示:2023年12月18日——正是他当众签下诚信承诺书的第三天。
原标题:厦大陈某辱骂王楚钦孙颖莎,脏话不堪,校方已启动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