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标题

背景:
阅读详情

陶渊明晚年有多惨?靠乞讨度日62岁被活活饿死

日期:2025年10月05日 13:58 来源:观察者网 作者:佚名

第三章:归隐生活的美好幻象

诗意栖居的表面光鲜

陶渊明辞官归隐后,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田园诗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等诗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宁静致远的田园生活画卷。

在这些诗歌中,陶渊明展现出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他似乎已经完全摆脱了世俗的纷扰,在田园中找到了心灵的归宿。这种形象深深地打动了后世的文人墨客,成为了中国文化中隐士精神的典型代表。

但是,如果我们仔细阅读陶渊明的诗歌,就会发现在这些诗意的表达背后,其实隐藏着许多生活的无奈和困苦。

经济危机的逐渐显现

归隐初期的几年,陶渊明的生活还过得去。毕竟他在做官期间还是积累了一些财产,加上家里有一些祖传的田地,维持基本的生活问题不大。

但是,好景不长。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写道:"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他确实不适合世俗的生活,但同样也不太适合实际的农业生产。

陶渊明是个文人,虽然有着田园生活的浪漫向往,但对于实际的农业技术却是一窍不通。他在《归园田居》中坦言:"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这句诗看似平淡,实际上却暴露了他农业经营的失败。

一个真正的农民,是绝不会允许草比庄稼长得还茂盛的。但陶渊明显然做不到这一点。他虽然每天"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看起来很勤劳,但效率极低,收成自然也就不尽如人意。

火灾: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义熙四年(408年),一场意外的火灾彻底改变了陶渊明的生活轨迹。这场火灾烧毁了他的房屋、粮食以及大部分的家产,让本就不富裕的陶家雪上加霜。

陶渊明在《火灾后至邻家》诗中写道:"邻里相近,复得还居。邻里相援,助建新宇。"表面上看起来很乐观,但实际上,失去了大部分财产的陶渊明,从此陷入了更加深重的贫困之中。

这场火灾,可以说是陶渊明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此之前,他的归隐生活虽然清贫,但还算过得去;在此之后,他开始了真正的贫困生活。


本文地址:https://www.24fa.com/n121389c81.aspx,转载请注明24FA出处。
| lantu |
标签:
评论: 陶渊明晚年有多惨?靠乞讨度日62岁被活活饿死 - 网民评论 全部评论 0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周热门
    • 今日热门

    首页 焦点(3820) 热点(2694) 新闻(13572) 国际(5502) 娱乐(5068) 视频(131) 综艺(1809) 影视(3453) 音乐(2082) 民生(4059) 行业(453) 财经(1827) 股票(386) 时装(9) 商机(19) 女性(430) 男士(75) 美容(44) 时尚(31) 珠宝(40) 饰品(28) 品牌(12) 保健(59) 健康(278) 养生(105) 医学(374) 母婴(114) 亲子(56) 旅游(429) 购物(11) 美食(59) 创业(91) 社会(10205) 观点(1050) 房产(1163) 汽车(317) 家居(21) 安防(40) 环保(57) 科技(668) 展会(4) 数码(229) 足球(222) 体育(1107) 教育(1438) 高校(1740) 法制(2364) 军事(550) 游戏(262) 小说(991) 美女(21252) 欧美(38) 运营(18) 网络(407) 读书(294) 励志(178) 灵异(52) 奇闻(160) 趣闻(183) 历史(366) 人物(94) 星相(383) 艺术(46) 两性(320) 情感(152) 文学(300) 武林(261) 道教(62) 佛教(147) 广州(134) 地区(13)